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九江李主事招至洗心亭上时同刘副使在坐

明代李舜臣

江流雾敛自晴川,江阁秋深况绮筵。幔卷微风添坐色,阶含溅水倍花鲜。

当歌浪鼓蛟鼍夕,隔岸山摇竹树烟。李白刘桢应逸兴,时时能此共潺湲。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223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寻司勋李郎中不遇

唐代钱起

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扬。每恨蒹葭傍芳树,
多惭新燕入华堂。重花不隔陈蕃榻,修竹能深夫子墙。
唯有早朝趋凤阁,朝时怜羽接鸳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翠微山居八首 其七

宋代赵彦端

炉中无火已多时,早起惟将一衲披。莫怪山僧常冷淡,夜深无处拾松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边思

宋代沈辽

西风方折胶,戍兵出已屡。赤藏候骑归,翩翩如鸟羽。

穹庐旧所居,不远横山路。汉将知为谁,三军倚全护。

上赖天子圣,边方无斗捕。运筹有馀略,彫弓射狐兔。

何谢苍头公,回为儿女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迎春

明代郭之奇

乡心撩乱入春先,客里从春六度然。历历风云同记睹,悠悠日月异周旋。

销磨旅腊增梅恨,倾盖京华问柳缘。蚤晚烟光人世满,不知绮语向谁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北上赴谪次浈阳四首 其二

明代卢龙云

南北风尘道路赊,何时驱马到长沙。眼前世事应难定,望里云山总一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八月八日太常例不习仪五鼓起坐有怀成均诸公

明代边贡

爽气侵帘夜转森,怀人空抱雨中心。漏沉壶水彤楼迥,烛映轩阶碧草深。

自分巢由须属我,共传尧舜是当今。凤凰池上明良曲,林下应闻大雅音。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陈春卿眇云轩 其一

宋代史浩

脩竹丛中屋半楹,坐来天际数峰青。定知俗物不挂眼,只许飞云过短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精舍遇雨(一作可止诗)

唐代清江

空门寂寂淡吾身,溪雨微微洗客尘。
卧向白云情未尽,任他黄鸟醉芳春。
李舜臣

李舜臣

李舜臣(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