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伤韦宾客

唐代刘禹锡

韦公八十馀,位至六尚书。五福唯无富,一生谁得如。
桂枝攀最久,兰省出仍初。海内时流尽,何人动素车。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81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曲歌八十九首 其十四

隋代佚名

桐花特可怜。愿天无霜雪。梧子解千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翰古清

宋代郑元祐

虞公借榻宗镜堂,四众乡仰不暂忘。古清上人独见取,赠以金薤之琳琅。

公时目眚视贸贸,文成欲写难成行。殒星著纸废属读,风襟露带斜低昂。

中言上人善幻化,神龙千丈一钵藏。蜿蜒委蛇各有态,擘云掣电金蛇光。

海涛翻山霹雳碎,怒捲河汉如壶浆。世人蒿目不敢觑,师独摩抚如驯羊。

神膏点鳞翠鬣舞,金篦刮瘼星芒张。珊瑚千树宫室秘,献以耆婆未睹之药方。

师哀其诚为摹写,风旗雷车雨脚霶。点睛未了便飞去,砚坳有墨空淋浪。

愿师骑之上帝都,为问苍生谁短长?凫眠鹤翥且莫辨,伽那定里松花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袭美寒日书斋即事三首,每篇各用一韵

唐代陆龟蒙

不必探幽上郁冈,公斋吟啸亦何妨。唯求薏苡供僧食,
别著氍毹待客床。春近带烟分短蕙,晓来冲雪撼疏篁。
馀杭山酒犹封在,遥嘱高人未肯尝。
已上星津八月槎,文通犹自学丹砂。仙经写得空三洞,
隐士招来别九华。静对真图呼绿齿,偶开神室问黄芽。
方诸更是怜才子,锡赉于君合有差。
名价皆酬百万馀,尚怜方丈讲玄虚。西都宾问曾成赋,
东海人求近著书。茅洞烟霞侵寤寐,檀溪风月挂樵渔。
清朝还要廷臣在,两地宁容便结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知府黄龙图 其四

宋代刘弇

从古无双江夏黄,此身亲簉玉宸傍。暂闲十载陶钧手,犹胜一时鹓鹭行。

况复唐虞新日月,不妨伊傅好舟航。愿酬千里邦人祝,直筑沙堤到大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邹平县城

明代谢肃

离离原黍茂,蔚蔚柏叶青。莺迁必乔木,鹿食惟野苹。

生物咸得性,单人正飘零。解鞍憩邹邑,落日登故城。

岱宗虽峻极,济水殊未清。东陵死盗蹠,遗突浼山灵。

於陵栖仲子,小廉何足称。临眺转哀郁,何以慰孤征。

伏生夙所慕,华寝翔林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半塘寺阁

明代徐祯卿

夙有山水慕,苦为形役拘。澹兹夏日永,聊得狎浮图。

攀云凌广阁,霭霭见吴都。诸川散林上,平野郁芬敷。

法花垂缥缈,晴采动虚无。烟火下方杂,昏明时态殊。

境超自生乐,疲心忽重苏。因伤人世子,扰扰即长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解连环三首 其一

清代蒋士铨

乍离蓬岛。约风裳几褶,羽衣缥缈。负筠蓝、半亸香肩,纵力不胜娇,肯抛瑶车。

塞外归来,又一度、沧桑枯槁。绾燕支小髻,辫发新盘,蛮妆偏好。

破费功夫多少,看明金错绣,一天风调。算不比、画里真真,倚三尺绡,许人低叫。

我忆余杭,问花让,几人沽了。拼忍受、王远仙鞭,一亲长爪。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簪屣

宋代周邠

堂上歌声想遏云,玉人休整碧纱裙。妆残粉落胭脂晕,饮剧杯深琥珀纹。

簪屣定知高楚客,笑谈应好却秦军。莫辞上马玉山倒,已是迟留至夜分。

刘禹锡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