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晖高楼连翠微,清晖主人常下帷。春帘半占和烟卷,秋笛三江带月吹。
楼扉正对三江水,半占青山落乌几。文笔浮峰雁影边,夏云夕照天声里。
岱阳千树拂晴霏,迢递风帆鸡屿归。绿波芳草潮头白,空翠濛濛来湿衣。
竹枝歌断瀛洲渡,渡口行人自朝暮。江心船若送僧钟,何限年光此中去。
有时蹑履闻天籁,樵夫牧叟非余类。吴岭三山只暂窥,青云北阙遥相待。
北阙青云西上游,龙门今夜发仙舟。明年桂枝君应得,还忆家山醉倚楼。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初传有麓阳陈山人道易非常者忽见访小饮且谈卜筑汝宁之乐歌此赠之
六年不睹陈季方,数有消息传非常。总未骑鲸吸江汉,岂能乘月照屋梁。
天水尚书数行至,似云买田栖汝阳。使余忧结顿已解,毋那巷语仍蜩螗。
今年六月大剧热,支头白石弇山堂。松阴漏日时到地,忽有剥啄惊羲皇。
长须孟浪挟刺入,一老褦襶随踉跄。宛然河北病伧父,渐看渐识喜欲狂。
中厨已办暖竹叶,稚子尚欲施桃汤。寒暄咄咄仅数语,但道身在百不妨。
嗫嚅盘躄态如故,齧决卷波差更强。阿奴生计夸较可,低畴种秫陂鱼防。
深秋枳道梨枣柿,薄暮喧食鸡猪羊。方朔怕饥汝怕饱,何必揶揄燕市傍。
为汝屈指仍商量,无家莫问樊寿张。有社莫傍许子将,尚书大树足荫汝,岁寒秀色能青苍。
吴门处士多失职,鹢首如蚁趋钱唐。安能局蹐守一方,壶中酒尽长揖去,男儿得意即故乡。
呜呼,男儿得意即故乡。
那落迦中,论劫受苦。焚铁其地,汁铜其柱。鱼鲙而脔,爪分而锯。
于一日夕,有万痛楚。我避世纷,重闭其户。而此知识,勃然而怒。
吏收付官,于此土住。自寻其罪,焦芽石女。然非天人,所能见与。
自业成熟,现行会遇。受尽还无,无可措虑。我作是观,上契佛祖。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