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1329篇诗文
自从萍梗任东西,几处飞鸿踏雪泥。三复无违人易老,独施有政物难齐。
图形麟阁身何济,想像菟裘首谩低。早晚世缘都净尽,至人相约话招提。
往忆乌衣郎,北走彭门道。六年隔音容,万事挂怀抱。
相思枉停云,尺纸开小草。为言清夜梦,莞尔同一笑。
黄楼渺天末,路远何由到。我亦仰屋梁,恍若落月照。
神交见颜色,此理固良妙。抚事思少年,相期在嵩少。
是时海内安,王师未征讨。尚有丘壑姿,可寄沮溺傲。
一从胡雏骄,斯民困征调。一死抗贼徒,奇祸发词藻。
造物苦见憎,与俗坐殊好。微躯此栖迟,长夜悲静悄。
苍狗变浮云,世事那可料。伤心埋白玉,急景转飞鸟。
幸此好事人,遗编为倾倒。老眼倏巳明,权门益慵扫。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