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二水中分,浮一点、钟山翠尖。芦苇夹、趁风移过,白舫青帘。
老鹳飞边矶觜凹,苍云没处瓦亭嵌。望黄天荡里石邮狂,无数帆。
斜未沉,红日衔。摇不停,绿波涵。问横江铁锁,旧是谁监。
燕雨已随陵树散,鸥沙新逐浪痕添。算洗愁、且共放船回,寻酒帘。
人去天寒,江空岁晚,与君携手层岚。带一分酸。离心未饮先酣。
十年水驿烟邮惯,奈而今、不是江南。荡秋魂、一尺荒波,湿了征衫。
桓郎已自伤摇落,问归鸿声里,此别何堪。短鬓难搔,衰杨一样毵毵。
斜阳尚在孤城角,近黄昏、不见征帆。待何时、月下幽坊,玉尘重谭。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