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云岩值雨

明代高启

深殿幽廊映竹开,鸟声忽断雨声催。
藓生偏上题诗壁,花落还临说法台。
林下闻钟诸客散,涧边汲水一僧来。
晚晴更好看山色,西阁凭阑独未回。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张司理羽王将之雷阳携酒见过招姚元白苏子川吴化卿欧桢伯黄定甫同集

明代黎民表

桂水飘零作赋才,祇今东阁为谁开。宦情肯厌莲花府,离思难禁竹叶杯。

青玉共看燎火近,紫关犹阻捷书来。清歌恋赏俱词客,江海能无远梦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枯木竹石图

明代张萱

饱餐霜雪古冥灵,短筱萧疏凤刷翎。共抱皴云一拳玉,閒来长对草玄亭。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且过庵二首 其一

明代释函可

山边架屋偏留我,双袖龙钟岂有他。道法也因长病减,閒情毕竟老年多。

自将破罐炊水食,偶就新篇向佛歌。昨日已过今且过,不知明日又如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李远及偕侄东宛过访山堂即别

明代何巩道

二阮同行入竹林,野人门巷正秋阴。不嫌酒薄篱边买,忽觉花香风际寻。

半日车骑淹陋室,十年心事上孤琴。欲知别后愁如许,今夜归潮问浅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宋代米芾

摹画由来妙手知,彩笺落处直疑飞。寸心用尽终何补,赢得霜毫秃后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栖云中伏

宋代何澹

炎官驱我入山椒,日日松声似海潮。
四月黄梅无不雨,却来三伏洗炎歊。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南山宿盘龙寺

宋代赵抃

盘龙得山名,寺占山之下。老师草庵居,后嗣广精舍。

禅流日益盛,寂照腾诗价。我来诲其徒,竞以相誇诧。

少林的的意,一语独无暇。默然坐明窗,孤蟾彻清夜。

迟晓登终南,行行与谁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东既白上人之京

元代胡奎

旭日东方来,起送东既白。山笠野云深,田衣江水碧。

去登千里道,归化三生石。鹤羽振高飙,迢迢望飞锡。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