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姑苏杂咏 天池(在华山)

明代高启

灵峰可度难,昔闻枕中书。
天池在其巅,每出青芙蕖。
湛如玉女盆,云影含夕虚。
人静时饮鹿,水寒不生鱼。
我来属始春,石壁烟霞舒。
滟滟月出后,泠泠雪销余。
再泛知神清,一酌欣虑除。
何当逐流花,遂造仙人居。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裴结端公早朝(一作和郭端公早朝)

唐代姚合

鱼钥千门启,鸡人唱晓传。冕旒临玉殿,丞相入炉烟。
列位同居左,分行忝在前。仰闻天语近,俯拜珮声连。
彩仗祥光动,彤庭霁色鲜。威仪谁可纪,柱史有新篇。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寺后磊土山为十洞曲屈邃幽余尝纳凉其中杳若别有天地者

明代胡应麟

西山实佳丽,步步金银宫。四百八十寺,穷极土木功。

或云寡岩穴,未若天南东。异哉此丛林,制作侔鬼工。

块然一培塿,其下皆虚空。十洞列左右,恍惚蓬莱峰。

地肺凿委羽,天窗移张公。不假杖藜入,无俟乘舟通。

猗与造化力,播弄指掌中。何因遘二女,刘阮追遐踪。

千秋饵灵药,绿发称仙翁。桃花闭流水,绝胜丸泥封。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行感怀四十首 其十二

明代区大相

驿小欺淩易,财殚供亿难。虽疲邮宰力,犹失上官欢。

鼓吹连樯动,闾阎疾首看。传言来往使,慎勿念加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驻马亭

清代张映辰

驻马亭边试解鞍,遂城南畔暂盘桓。千林如洗远山静,一鸟不飞秋水寒。

斜日平原看短影,西风黄叶上长安。青帘摇漾村酤近,底事吟余醉未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夜感遇十首以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为韵 其九

宋代陆游

昔遇高皇帝,同朝多伟人。哀哉逝不留,焄蒿返苍旻。

存者才一二,相望不得亲。秋风闻雁过,老泪沾衣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逸老亭

宋代欧阳修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鴈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始至云安寄兵部韩侍郎中书白舍人二公近曾远守故有属焉

唐代刘禹锡

天外巴子国,山头白帝城。波清蜀栜尽,云散楚台倾。
迅濑下哮吼,两岸势争衡。阴风鬼神过,暴雨蛟龙生。
硖断见孤邑,江流照飞甍。蛮军击严鼓,笮马引双旌。
望阙遥拜舞,分庭备将迎。铜符一以合,文墨纷来萦。
暮色四山起,愁猿数处声。重关群吏散,静室寒灯明。
故人青霞意,飞舞集蓬瀛。昔曾在池籞,应知鱼鸟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范肯堂兼示李刚己

清代俞明震

自我来天津,一日课一诗。出门泥没踝,岘屼窥天倪。

登高夜气静,得此晨风吹。日光附大地,万象皆离披。

拓境无留影,一隙天所悲。悚身伺其间,寸寸还自持。

百年太散漫,魂魄遂从之。卓哉范长公,黯澹天人姿。

谈诗有馀地,割取晴空丝。及门尽贤达,李子尤恢奇。

深谈破蒙翳,真气相因依。悠悠人间世,扰扰长安儿。

道德偶中人,耳徇心为疲。何哉寂寞中,获此真支离。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