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郭省郎东归(二首)

明代高启

金陵儿女踏春阳,金陵客子正思乡。
一杯况复春将去,目断飞花江水长。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柳恽相赠答诗六首 其四

南北朝吴均

白日隐城楼,劲风扫寒木。离㭊隔东西,执手异凉燠。

相思咽不言,洞房清且肃。岁去甚流烟,年来如转轴。

别鹤千里飞,孤雌夜未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玉帘泉用刘德馨太史韵

明代释函是

飞空素练玉同莹,万古长留花雨声。曾借东坡深夜偈,更逢摩诘对山楹。

影摇皓月沉空谷,梦绕枯藤濯此生。好景莫随黄鹤去,遐踪应共白云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浣溪沙

宋代毛滂

月样婵娟雪样清。索强先占百花春。於中烛底好精神。多恨肌肤元自瘦,半残妆粉不忺匀。十分全似那人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周秀才取古物作十绝句见惠如丰城临平鼓之类作一绝句题其后

宋代王庭圭

众宝沈埋万古悲,斩新拈出更题诗。临平石鼓无人识,谁把铜鱼作鼓椎。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登南昌城南楼

明代王鸣雷

城上高楼面翠微,楚云南望正依依。湖开绛树千重出,鸟隔青天一寸飞。

浦暖人家收腊酒,阁寒高客恋寒衣。悠悠征事那堪问,斜倚夕阳闻雁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宿下城丘孔曼

明代吴与弼

先朝心事共春秋,此日投装话白头。莫把光阴牵俗态,勉教孙子继前修。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日本杂事诗 其六十

清代黄遵宪

联袂游鱼逐队嬉,捧书挟策雁行随。打头栗凿惊呼謈,怅忆儿童逃学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灵源自作志铭

宋代释德洪

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