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过野寺次韵徐廉使琰旧题

明代高启

使节城东按部回,曾将从吏到香台。
秋林数骑萧萧去,晚泽孤鸿噭噭来。
萝雨湿衣溪路转,柏风吹烛殿门开。
当年物色难留与,题壁惭无子美才。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900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咏秋夜诗

南北朝萧绎

秋夜九重空,荡子怨房栊。灯光入绮帷,帘影进屏风。

金徽调玉轸,兹夕抚离鸿。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桂阳孝廉

唐代高适

桂阳年少西入秦,数经甲科犹白身。
即今江海一归客,他日云霄万里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经杜甫旧宅

唐代雍陶

浣花溪里花多处,为忆先生在蜀时。万古只应留旧宅,
千金无复换新诗。沙崩水槛鸥飞尽,树压村桥马过迟。
山月不知人事变,夜来江上与谁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司马温公帝魏

宋代金朋说

春秋大义经中史,司马当年失董狐。昭烈本为炎汉后,何书僣国列于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胜好亭二首 其一

明代何吾驺

春风骀宕石狮崖,万木森森景自佳。山好未须高雁荡,水流是处似秦淮。

醉来忘却金鱼袋,梦去空传玉燕钗。陶谢同游真不忝,临风吾欲赋无怀。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初发舟二首 其一

明代邓云霄

祖帐群贤并,三杯起棹讴。六年淹茂苑,他日忆并州。

童稚应相候,田园已梦游。不知猿鹤意,肯与隔年留。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三潭映月

清代方仁渊

山光湖影两徘徊,曲折亭台映水开。画舫载将裙屐至,疏钟穿过藕花来。

潭清惟有邀明月,地静曾无到俗埃。幽境最宜佳士隐,孤山应有惠思才。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调赵子期二首 其一

元代许有壬

玉堂学士日攻文,不识郊原有好春。得见杏花千百树,却因东郭送行人。

高启

高启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