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断碑

金朝李俊民

节角催残卧夕阳,岂无神物护文章。一从荐福雷轰后,片石犹争日月光。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8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壶中天 题莲趺先生芙蓉湖棹歌后

清代顾翎

回塘数里,渐秋风剩绿,吹满凉意。潇洒闲园,临岸住、最称幽人游憩。

竹阁来欧,荷亭延鹭,曲槛通流水。相招兰艇,还邀鱼弟同载。

何殊泛宅龟蒙,笔床茶灶,寄赏尘嚣外。从此云波,幽绝处、好听渔歌欸乃。

蓬影遮晴,秋灯碎雨,几度鲈乡醉。湖干烟月,料应染遍吟翠。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钱塘东望有感

明代陈子龙

清溪东下大江回,立马层崖极望哀。
晓日四明霞气重,春潮三浙浪云开。
禹陵风雨思王会,越国山川出霸才。
依旧谢公携伎处,红泉碧树待人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四和 其二

金朝段成己

林外炊烟细若裁,诗情引上赋诗台。萤从杨柳梢头堕,雨向梧桐叶上来。

华发萧萧秋更老,衡门寂寂昼慵开。终南佳处吾将老,仕宦休为捷径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纪俗

元代刘崧

古来燕赵地,遗俗至今存。曲和膏糜冷,烟烧土炕温。

主宾通坐卧,婿女异卑尊。四海今同化,移风在所敦。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秋日郊行

明代王立道

冀北初秋暑尽消,无端风雨木萧萧。野农罢饷还倾筥,贾客愁寒半挟貂。

雁碍浮云时缓度,草迎微露更先凋。何人四望踌躇立,多病应无辱圣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为阴佥宪题画

明代张宁

千古江山旧物华,可人风景自清佳。浮尘不到渔樵地,胜境元无佛老家。

石径逢秋多杞菊,水亭留客盛茶瓜。晚来风急鸥群散,一片澄波映落霞。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岁暮感怀十首以馀年谅无几休日怆已迫为韵 其三

宋代陆游

我壮已早衰,晨镜每惆怅。药物姑自持,耆老曷敢望。

造物有乘除,贫悴博无恙。归乡更多感,朋旧尽凋丧。

客来多避席,谓我丈人行。此意讵敢忘,报子以直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慈恩寺二月半寓言

唐代苏颋

二月韶春半,三空霁景初。献来应有受,灭尽竟无馀。
化迹传官寺,归诚谒梵居。殿堂花覆席,观阁柳垂疏。
共命枝间鸟,长生水上鱼。问津窥彼岸,迷路得真车。
行密幽关静,谈精俗态祛。稻麻欣所遇,蓬箨怆焉如。
不驻秦京陌,还题蜀郡舆。爱离方自此,回望独蹰躇。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