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沁园怀古

金朝李俊民

风波平地难开眼,剑戟群山欲割肠。冠盖随时成物故,园林何日破天荒。

摩挲碑石空怀古,点检图经为补亡。谁是熙熙堂上客,近来老子也和光。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86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游仙六首 其四

明代黎民表

山林非所托,所思在神州。寓目八纮外,经过华池幽。

神光飒然至,青鸟从我游。灵妃奉玉觞,清谣自相酬。

欢娱未终夕,曜灵不可留。山川夐绵邈,白云良悠悠。

安得不死药,千载复来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彭城

明代张元凯

去国久为客,思家更属秋。鲛人月中泪,燕子水边楼。

绿树帆飞度,青山云乱流。可堪张仲蔚,借住李膺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明代王鸣雷

风静灯寒酒力微,旅人醉梦尚依稀。将惊病客今朝愧,数问贫妻昨夜归。

蝴蝶绿深春草合,邯郸荒尽暮云飞。天明欲说襄王事,十二峰边雨湿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答丁右武稍迁南仆丞怀仙作

明代汤显祖

斯人负高概,情艺蔼纷饶。
触邪注冠影,雅志在公朝。
衣服近吾身,有如裘与蕉。
升蕉有凉燠,寒裘终不凋。
斯人乃可去,将无念霜朝。
西回太行轴,南纵广陵桡。
有客从琅琊,从君独酌谣。
巾带若山人,玉钩横在腰。
他人富贵媚,斯人贫贱骄。
山中读道书,玉女时相娇。
但令有真骨,数至自飘飖。
灵阿发昭辉,逸驾动鸣椒。
云冥深秀资,霞延仙隐标。
庶反山中驾,聊用倚逍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郑州登楼望中岳

明代欧大任

名岳岧峣接上台,毓祥今有中兴才。云扶二室天边出,日映三花雪后开。

周典尚馀巡狩迹,汉家新筑集灵台。太平不复论封禅,时听嵩呼万岁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六州歌头

清代庄棫

门迎众绿,还放石榴红。人如醉,娇欲睡,起先慵。静帘栊。

愁绪天涯绕,共莺燕,随蜂蝶,曾几度,额黄染,脸脂融。

剩得轻阴,阁外深深护,雨湿烟浓。望江南江北,绮思去无踪。

似水韶华,太匆匆。

记嬉游处,春如海,花飞径,乍相逢。佳约误,钿车过,更谁从。

影朦胧。旧日庭前月,似团扇,又熏风。秋未到,欢长好,意惺忪。

纤手瑶琴自抚,仙裾戛、玉佩丁冬。任鸳鸯六六,水宿梦相通,碧涨悠溶。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元修归广东

宋代韩元吉

十年门户苦彫零,屈指天涯几弟兄。
羁旅可堪怀世事,典型谁与振家声。
惊心朔岸秋风急,极目南溟瘴雾横。
好过贪泉未应酌,少年游宦要冰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月夜孤舟二首 其二

元代叶颙

云去越山青,江空霁月明。钟鸣峰顶寺,潮到石头城。

牛女中流现,鱼龙半夜惊。停杯呼李白,吟咏倒瓶罂。

李俊民

李俊民

李俊民(1176~1260)或(1175~1260)字用章,自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晋城)人。唐高祖李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年幼时 ,勤于经史百家,尤精通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隐居嵩山,元政府泽州长官段直从河南嵩山迎回李俊民任泽州教授,长期在泽州大阳生活教学。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幽愤之音。有《庄靖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