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
► 747篇诗文
寒日照疏林,北风何冽冽。河梁一分手,即为万里别。
去去把征衣,遥遥望车辙。君行何当还,令我中抱热。
玄冬繁冰霜,江河迥且长。居常同室欢,奄忽隔两乡。
辰参东西驰,日月互相望。但嗟行者远,谁怜居者伤。
仙羊一片石,坛坫事追随。结发弄柔翰,綵笔竞纷披。
歧路羡冥鸿,谁当振羽仪。寂寞扬子云,法言何太奇。
遥吟长天末,傲骨窄嵚崎。奋剑并长驱,淩风倚峨眉。
擅美奏齐竽,一时同见知。楚楚文物邦,声名非所宜。
邈矣世间人,笑比宁馨儿。云霄期壮怀,亡何伤远别。
远别岂不苦,尊酒愁肠结。仆夫整往路,驾言来车辙。
金幼孜(1368-1432),名善,以字行,号退庵。新淦县(今新干县)人。建文二年(1400)进士,授户科给事中。成祖即位任翰林检讨。与吉水学士解缙同值文渊阁,升侍讲,为太子讲学。幼孜讲授《春秋》,进呈《春秋要旨》三卷。永乐五年(1407),迁右谕德兼侍讲,永乐十二年(1414)与胡广、杨荣等纂《五经四书性理大全》,迁翰林学士。洪熙元年(1425)进礼部尚书兼大学士,依旧担任翰林学士。明宣宗时,修两朝实录。宣德六年十二月十六日(1432年1月19日)卒,年六十四,赠少保,谥文靖。著有《北征录》及《后北征录》,后人集其遗文辑成《金文靖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