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
► 35篇诗文阳林半委蕤,芳郊澹野色。出郭面寒山,泉流暗通洫。
小桥石径转,岗势周纡直。萝深樵术微,石埼云磴仄。
遥涧绝超距,崇巘顿跻陟。宛见长空外,冥濛辨水域。
同游兴飞翻,余憩禅房息。午钟清梦残,香厨荐斋食。
忻然聊一饱,缓步云崖侧。山花偏殢人,山鸟如旧识。
洞閜阴飔生,峰亏阳景匿。蝉鸣谷籁幽,鲂跃潭光湜。
浮觞汎瀑渟,纪韵刊苔蚀。清晖憺可娱,宴坐移景刻。
前山夕霭敛,髣髴故蹊惑。逢僧乞食归,导我过桥北。
钟惺(1574~1624) 明代文学家。字伯敬,号退谷,湖广竟陵(今湖北天门市)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曾任工部主事,万历四十四年(1616)与林古度登泰山。后官至福建提学佥事。不久辞官归乡,闭户读书,晚年入寺院。其为人严冷,不喜接俗客,由此得谢人事,研读史书。他与同里谭元春共选《唐诗归》和《古诗归》(见《诗归》),名扬一时,形成“竟陵派”,世称“钟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