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青丝初覆肩,阿姊勒帛横胸前。秃襟细苧薄如雾,芳春调笑茶畦边。
畦树荫疏风日暖,江天雨过黄芽短。纤手盈盈折露梢,倾筐只觉含情远。
溪桥草色绿参差,赢得行人问路歧。娇嗔不语潮红晕,无限春愁两颊知。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 263篇诗文
神巫善相人,壶子如湿灰。扁鹊巧发药,季梁病弗治。
一形苟脱落,纯气固委蛇。随火出石壁,泳珠没淫隈。
彼或蜩翼得,此犹沤鸟疑。中心既怵殆,外物尽坑溪。
干壳即木叶,皮肤类婴孩。远矣列姑射,吾为荣启期。
缟衣仙子。倚东风花信,先占春色。殢酒含嚬,脉脉无言,青鸟为传消息。
暗香一点才浮动,早自有、东君怜惜。想前身、傅粉精神,化作飞琼肌骨。
还向影娥池上,借霓裳一曲,徘徊歌席。清夜梨花,同梦方甘,又似楚云踪迹。
新欢旧恨知多少,算檀板、金尊消得。折芳馨、欲寄相思,人在江南江北。
使君一出承明庐,当年两佩龟峰鱼。龟峰小儿骑竹马,笑挽朱轓归故闾。
门外春风吹画戟,小阁香浓绮疏碧。苏州五字老更奇,东阳八咏人谁敌。
山堂闻说公自开,烟雨遥供翠鬟色。更向招提山窟中,竹杖穿云饱经历。
夜上孤峰看明月,晓趁钟鱼着僧屐。诗成知复几牛腰,倒廪倾囷公不惜。
他人举似与何人,知我耽诗老成僻。平日看囊止一钱,惊见纵横着圭璧。
当遣儿童勿浪传,按剑从来少人识。
五代迭凋丧,江南最偷安。三世弄翰墨,煜札尤可观。
禅林榜法喜,妙势如飞鸾。尘埃一藏晦,皴斮脱羽翰。
适逢集仙守,好古将模刊。振襟自披拂,涂饰粉与丹。
呼僧辨遗像,彷佛存纤纨。作书究本末,风雨生毫端。
精神还故物,霹雳惊蛰蟠。幽光亦焕发,令我复长叹。
念彼士君子,穷年抱饥寒。不及稽古踪,泯默知遇难。
白日行西陆,气候惨以悽。沈沈夜未旦,皎皎明月辉。
寒蛩响阴砌,羁鸟鸣高枝。耿耿不能寐,揽衣起徘徊。
天道谅幽远,人理固多违。命彼西方人,喟然伤我怀。
翩翩梁间燕,矫矫云中雁。南翔复北逝,时序倏已换。
驾言出西郊,登高纵游观。原野何萧条,流潦方漫漫。
苌楚有馀悲,下泉兴永叹。安得携美酒,聊以娱今旦。
幽幽涧里兰,娟娟常自好。秋风厉严威,零落随百草。
芬芳岂不美,衰荣顺天道。嗟我平生友,离居心懆懆。
坐令鬓成素,为欢当及早。昼夜相代更,谁能置怀抱。
凉飙振庭树,浮云结重阴。中情忽不乐,拂几弹鸣琴。
泠泠多苦调,零泪沾衣衿。远怀东都士,登彼北邙岑。
怅然望京洛,五噫发哀吟。悠悠千载下,谁识古人心。
区怀年,字叔永。高明人。大相仲子。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贡生,任太学考通判。明思宗崇祯九年(一六三六)入都候选,以内艰回籍,后授翰林院孔目。归卧云石,学赤松游,日以赓和撰述为事。著有《玄超堂藏稿》、《击筑吟》诸集。清光绪《高明县志》卷一三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