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三光以记物成形,四时以裁成正位。雷风大山岳之响,寒暑通阴阳之气。
武功则六合攸同,文教则二仪经纬。有道则咸浴其德,好生则各繁其类。
白日经天中则移,明月横汉满而亏。能亏能缺既无为,虽盈虽满则不危。
开信义以为苑囿,立道德以为城池。周监二代所损益,郁郁乎文其可知。
庖牺之亲临佃渔,神农之躬秉耕稼。汤则救旱而忧勤,禹则正冠而无暇。
草上之风无不偃,君子之氓知可化。将欲比德于三皇,未始追踪于五霸。
丈夫游宦居閒散,斗粟未充衣未煖。显荣有志将柰何,閒庭终日张雀罗。
古人今人重柱史,万夫辟易看颐指。青春绣斧羡君归,无限声华溢甘旨。
骄行骢马金鞍光,尘埃不敢沾衣裳。阴阴杨柳平湖路,习习清风绿野堂。
堂中大老良方伯,蚤乞閒身对泉石。杖屦违来今几年,年年天际孤云白。
今年去作观风使,花鸟窥人知乐意。揽辔谁知有范滂,捧檄真能贱毛义。
村巷传呼御史临,纷纷拜揖人如林。三三两两里父叹,一经不负当年心。
桑榆歘忽生兰茝,镇日欢娱夜未改。戏綵新供昼锦明,婉容犹带霜威在。
晓起南望天濛濛,海波岭树迷双瞳。急别庭闱问前路,一封归奏明光宫。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