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710篇诗文
姑苏台前杨柳枝,万缕千条拂地垂。江南八月秋光暮,忽逢归客苏台路。
归客新从江背来,金鞍暂解憩苏台。苏台杨柳犹堪折,相送归程到东越。
东越迢迢路尚多,离怀别思将如何。请君共醉台前酒,听我新翻杨柳歌。
杨柳歌残声可怜,却忆苏台全盛年。苏台全盛今衰改,唯有台前杨柳在。
台前杨柳最娉婷,荡日摇风无限情。昔时绿带荫驰道,今日长条拂古城。
古城下瞰百卷洲,洲上别君令我愁。别后相逢在何日,明年台上柳丝柔。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