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薄暮送友回江干野望

明代张家珍

森榕郁郁瞰江流,落日人归古渡头。远浦烟云含暮色,隔溪芦苇隐渔舟。

海门汐上家家饭,村老田归处处牛。回首木棉花树杪,郊西新上月如钩。

张家珍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88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竹

唐代牟融

潇洒碧玉枝,清风追晋贤。数点渭川雨,一缕湘江烟。
不见凤凰尾,谁识珊瑚鞭。柯亭丁相遇,惊听奏钧天。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新楼诗二十首。晏安寺

唐代李绅

寺深松桂无尘事,地接荒郊带夕阳。啼鸟歇时山寂寂,
野花残处月苍苍。绛纱凝焰开金像,清梵销声闭竹房。
丘垄渐平边茂草,九原何处不心伤。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友人寒食书怀韵二首 其二

宋代张元干

孤生投老急菟裘,万里云山已倦游。共喜石交逢异县,更陪綵笔赋春愁。

无心俯仰犹多事,与世浮沉己拙谋。冷雨吹花作寒食,三杯软饱且眠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即事

明代王夫之

看山正好北风吹,寒在峰头最上枝。莫漫放松筇竹杖,诘朝晴好野翁知。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左太冲咏史

清代慕昌溎

赫赫金、张势,朱紫荣襁褓。峨峨许、史庐,高台连曲沼。

扬雄独不达,著书摅怀抱。伟哉身后名,文章传八表。

倚桐始生时,见困于蒿草。及其凌云霓,倾枝巢凤鸟。

奇材有迍邅,天命苦不早。鲲鹏异鸴鸠,知年有大小。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陆务观得倅镇江还越

宋代韩元吉

前年边马饮江水,烽火瓜州一水间。
正使楼船多战士,要须京岘作重关。
平戎得路可横槊,佐郡经时应赐环。
把酒赋诗甘露寺,眼中那更有金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有感三首

宋代陆文圭

场屋当年负伉声,白头牢落竟何成。
一生受用兔园册,千载应无娄阁名。
被服易招山鸟怪,题诗难学野狐精。
羊裘老弃渔滩上,印绶新加少傅荣。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春晚送瑕丘田少府还任,因寄洛中镜上人

唐代苏颋

闻道还沂上,因声寄洛滨。别时花欲尽,归处酒应春。
聚散同行客,悲欢属故人。少年追乐地,遥赠一沾巾。

张家珍

张家珍(一六三一—一六六○),字璩子。东莞人。家玉仲弟,祖明教、父兆龙俱布衣。明桂王永历元年(一六四七)年十六,从家玉起兵抗清。家玉殁,与总兵陈镇国拥残卒数万于龙门以图恢复,旋以兄荫拜锦衣卫指挥使。广州再破,隐于铁园,家居养父,折节读书,年未及三十而卒。遗作由友人编为《寒木居诗钞》一卷。清陈伯陶《胜朝粤东遗民录》卷二有传。张家珍诗,以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〇六)东莞寓园祖若旧庐刊《寒木居诗钞》为底本,参校民国二十一至二十三年东莞张伯桢纂《沧海丛书》本《张文烈遗集》附刻之《寒木居诗钞》。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