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176篇诗文
露珠零落晚秋心。霜气结平林。几番觅句随吟眺,西风健、吹透层阴。
新月云边依约,夕阳鸦背升沉。
一天离思入罗襟。目断楚江浔。疏疏写出倪迂笔,轻烟外、绿瘦红深。
虽是家园难见,也教数费登临。
一坞如兜向北东,中有如毳千万松。兜作佛坐坐衔月,毳作山衣衣满风。
塞山诚比体顽劣,不蕃草木山山童。谁料碅磳磈硊里,居然小窟藏玲珑。
从山左臂盘盘入,忽入大痴图画中。岚浮翠暖丽如许,银海光刮金篦功。
若移宝地置通邑,早夸胜概题名公。乃今埋没久无问,非尔县官谁则从。
吁嗟乎,县官之俗俗难医,县境之陋陋于夷。饿隶如鬼鞭之叫,逋粮如山责之疲。
惟习虚文画尾诺,了无实政苏边黎。居如笼系城如斗,閒行寂坐愁容痴。
今朝跨马得来此,无小无大生欢喜。相与俗吏湔厥肠,更教陋邦洒其耻。
不闻坐上龙眠客,有言我今恍惚还家矣。
王廷相(1474-1544),字子衡,号浚川,世称浚川先生,河南仪封(今兰考)人,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王廷相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 。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 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