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徐熥
我来淮水上,君已解归舟。逆旅无长策,天涯总薄游。
早辞征路苦,先见故园秋。漂母祠前过,因之双泪流。
徐熥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 1644篇诗文
翠楼
宋代:范成大
在秦楼之北,楼上下皆饮酒者。
连衽成帷迓汉官,翠楼沽酒满城欢。白头翁媪相扶拜,垂老从今几度看。
【商调】知秋令 秋夜
元代:汤舜民
观澜为曾峻术赋
明代:罗钦顺
门前屋后双龙水,岸岸青苔送急流。应恨早年无眼力,颇于中道识源头。
高人会肯传琴谱,稚子何须理钓钩。便把脚跟牢劄定,芳名从此合多收。
寄余曙台
明代:李之标
年来书问半浮沈,岂为云坭隔素心。远望风流人似玉,每凭天外听鸣琴。
三湘露白清秋满,八桂花明别院深。漫道公閒堪拄笏,即看载笔上螭簪。
冬官张二兄寄示和麦三府棘院之作和答二首 其一
明代:符锡
东轩诗思渺天涯,滕阁开尊兴转赊。骥足久淹江右省,文星还避府东衙。
山城备足民安枕,棘院功成桂吐花。佳句盛传张水部,辉联珠璧贲山家。
徐梅涧先生授余琴予写曲调之意赋诗九章修禊 其三 碧桃
明代:乌斯道
琳宫閟白日,瑶台接青冥。云旗自飘飘,阴风自泠泠。
鸾鹤窅无影,佩环寂无声。高崖碧桃花,澹然献春荣。
惟待王子晋,繁阴坐吹笙。
绮罗香 初夏连夜于许茹庸仲修席上看诸郎演牡丹亭有作
清代:陈维崧
许掾多情,清和佳节,连夕娇歌妙舞。料得眉峰,碧到愁时都聚。
记昨宵、银瑟初停,又此夜、红牙再补。看一群、灯下诸郎,依稀尽解此情苦。
独有江东词客,为家山路远,倍增悽楚。回首朱门,略记虫娘庭户。
好院本、全部笙箫,没心情、半生羁旅。比年时、携手听歌,多了黄昏雨。
寄题阎
宋代:周紫芝
岭上孤松攲落照,水中花岛散馀霞。人疑五柳先生宅,又似三堂刺史家。
福建闽县人,字惟和。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