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邦畿
满街灯火初冬夜,于此逢人慰郁陶。十载须眉将我老,同年气谊见兄高。
光辉好月临遥海,冷落残云念敝袍。聚首几宵今又别,相思依旧梦魂劳。
王邦畿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 416篇诗文
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其五十八
明代:释函是
群岫当轩入,寒泉到枕边。何须更举足,只在此中眠。
睹影日中鸟,闻声梦里蝉。萧条自岑寂,莫与懒人传。
边风行
唐代:刘禹锡
喜迁莺
唐代:薛昭蕴
邃清阁分韵得洪字
宋代:洪朋
曜灵速天机,四序如转蓬。行行早求道,咄咄就秃公。
南纪卧徐稚,丹沙愧葛洪。婆娑一宇宙,万物阅雌雄。
得兴颇赋诗,诗成亦何工。跫然张公子,玉山映寒葱。
软语启皓齿,掷麈生清风。谪仙为酒事,瓠壶清若空。
相视一笑粲,圣处此乐同。敞榭细履惬,别墅幽径通。
微漪媚清池,轻飔泛寒丛。悠然物外赏,未觉人间穷。
何有于我哉,请馆季孟中。
照眉池世传赵宫人照眉于此
明代:卢龙云
荒池千载后,尚忆照眉时。云鬓临妆罢,花容傍槛移。
柳馀深染黛,桃学淡凝脂。此日空樵牧,兴亡事可悲。
点绛唇
清代:顿文
才长芭蕉,碧纱窗外风和雨。声声杜宇,不解留春住。
欲问春光,此日归何处。春无语,乱红流去,两岸杨花絮。
七兄以庚戌重阳前解江东常平印溯江而归先寄二诗次韵 其二
宋代:周必大
春驾轻车上九华,秋乘大舸溯风沙。欲抛彭泽追元亮,何待龙山宴孟嘉。
行止非关人力胜,清平自有部民誇。征帆冲雨何时至,东望牙樯眼屡花。
宿华首台留柬尘异大师
清代:陈恭尹
石边流水尚潺然,法座庄严记昔年。草径别来多蔓地,松门重到渐参天。
几层杰阁低闻雁,千里晴空远见川。惠远未归陶令去,满溪黄菊布金钱。
明末清初广东番禺人。王隼父。明末副贡。隐居罗浮。以诗名。有《耳鸣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