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见素尚书得谢之韵二首 其二

明代王鏊

云补衣裳竹补亭,亭中高卧一人醒。匣涵温室金泥紫,饭煮仙家玉糁青。

自信逆鳞无忌讳,亦缘磨蝎有神灵。何当万仞浯溪石,鲁国颜公与刻铭。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857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孝友堂慈竹歌为张稚通赋

明代徐熥

主人家在苕溪曲,不种奇花种脩竹。客来看竹问何名,主人竹下吞声哭。

自言此竹生质奇,不产终南非嶰谷。物性能同慈母心,龙孙爱护知寒燠。

谁移此竹种庭阶,老母当年手自栽。已看翠色凌萱草,自有清阴覆绿苔。

老母辞堂今几载,此竹青青犹未改。黄土年来上板舆,红尘久已生莱綵。

可怜母逝竹空存,见竹还思慈母恩。主人一语一呜咽,座客闻之皆断魂。

从今品竹修新谱,不独湘江有泪痕。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题画四首 其三

明代解缙

秋山风露寒,林莽忽摧落。山家乐馀暇,宾客时剥啄。

开门扫败叶,隔屋供醴酪。忘情系城府,野兴转淳朴。

白云淡无心,红树相罗络。山僧亦忘机,逍遥俯虚壑。

此景良己佳,何用翔寥廓。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秦侍御赴浙江佥宪

明代欧大任

早岁成辞赋,君王诵子虚。自簪前殿笔,岂是茂陵居。

使以观风出,名因抗疏馀。外台仍衣豸,南国便羹鱼。

道路秦人策,江湖越绝书。行歌听榜枻,问士过桐庐。

海色长鲸截,霜威落雁疏。衔恩归有日,把袂意何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贺皇太子九月四日生辰四首 其二

宋代杨万里

代邸躬仁俭,汤孙世圣贤。谁云无二日,今恰见三天。

甲观初寒夕,神光似昼然。前星那解老,何但八千年。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乾明院作

宋代葛胜仲

我欲乞襄阳,驱车岘山址。文吊杜征南,酒酹羊叔子。

披榛访二碑,事辞俱俊伟。高贤千载后,遗魄犹登此。

一官推不去,事故违愿始。不如造乾明,山名亦相似。

交流千斛乳,未减汉江水。遐眺真不恶,悲伤未烛理。

湮没与垂名,趋死皆一轨。我与同游人,痛饮共择旨。

生前一杯重,恨山无石髓。预忧名不传,却笑邹从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渚宫野步题芳草

宋代范成大

草色沐新雨,绿润如得意。
披拂欲生烟,苒苒著巾袂。
天涯各芳春,秦吴千万里。
故人攀桂枝,今夕念游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次韵谢夏自然见寄四首 其三

元代方回

通经闻大道,馀事始为诗。初或无人识,终须有己知。

真能深造否,孰谓晚成迟。小袖朱弦手,何忧乏子期。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读忠简宗公遗事

元代黄溍

公初起滏阳,艰危属多垒。苍然国家意,委身干戈里。

阴飙捲翠华,朔雪披南纪。悠悠虞渊日,力尽挥不止。

寅恭秉斋钺,际会开朱邸。长安付冯异,汉业中兴始。

宫庭数汛扫,跸路无荆杞。疚心望銮舆,感激涕如水。

上表方出师,呜呼孔明死。宴安不可怀,肉食毋乃鄙。

巨舟竟未焚,三语犹在耳。萧然旧祠下,碧草垂阶戺。

登堂挹光仪,赤舄仍几几。千载堕泪碑,一夫敢残毁。

传家有遗书,叙事非虚美。勖哉慎失坠,庶以裨信史。

王鏊

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学家。字济之,号守溪,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