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775篇诗文
汉唐之世多俊贤,才高有如横海鳣。搜索异景不得潜,骊珠一夜飞上天。
江左风流亦可怜,高谈出口如涌泉。近来诸子无足言,白鸡梦破千千年。
斯文无人世所冤,遣公出世扶其颠。遨游八极乘紫烟,绛旂丹毂驱我先。
我生嗜酒无一钱,酒酣落笔惊四筵。见公始觉心茫然,仰天大笑呼谪仙。
天风吹落云锦篇,皎如明月堕我前。寒光耿耿江底悬,鱼龙夜抱星斗眠。
议论汹汹来百川,似欲上拍曹刘肩。有人如此犹弃捐,朱颜改后宁复妍。
愿为羲和执玉鞭,驾驭白日青云边,请公早上登封笺。
细雨欺寒,微风做冷,无端已是残秋。姹紫嫣红,一年好景都休。
宵来只有虫吟草,向西风、数尽绸缪。又凄然,满院桐阴,无限离愁。
一弯清浅银河水,怅双星相隔,欲度无由。吊古伤今,闲愁又上眉头。
无心去玩楼头月,纵凭高、不见归舟。到黄昏,听尽征鸿,数尽更筹。
山僧住山今老朽,逢人说山不去口。从前所闻见则否,过眼一过为刍狗。
何如此山世希有,一幅云林好心手。周遭方广盈十亩,土肥泉滑峰棱瘦。
中有天地外无漏,山光水光昼复昼。两两石楼如老叟,大者兀坐小回首。
大楼之左小楼右,长松低枝与石斗。众石伛偻若奔兽,前行麋鹿后猿狖。
聚为月窟丰其蔀,仰首窥天通石腠。散为玉衡布星斗,横数八八纵九九。
路断不断见遗构,有声无声狮子吼。相传古寺废已久,残碑半缺成蝌蚪。
殿角生尘佛面丑,圆镜当中无净垢。八门顶礼还抖擞,踏破前人旧窠臼。
归来大笑别良友,此山取作逋逃薮。君心我心无避就,终当去去去莫后。
把茅盖头瓮遮牖,坐断云根观远岫。不信名山有神守,管取洞天归两肘。
君不见藏山于泽未为固,夜半有力负之走。窃负而逃逃者谁,字曰迹删名曰鹫。
萨都剌(约1272—1355)元代诗人、画家、书法家。字天锡,号直斋。回族(一说蒙古族)。其先世为西域人,出生于雁门(今山西代县),泰定四年进士。授应奉翰林文字,擢南台御史,以弹劾权贵,左迁镇江录事司达鲁花赤,累迁江南行台侍御史,左迁淮西北道经历,晚年居杭州。萨都剌善绘画,精书法,尤善楷书。有虎卧龙跳之才,人称燕门才子。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诗词内容,以游山玩水、归隐赋闲、慕仙礼佛、酬酢应答之类为多,思想价值不高。萨都剌还留有《严陵钓台图》和《梅雀》等画,现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