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从与洛神相会的梦中醒来,有如白居易作《琵琶行》那样感伤。秋风又起流年易逝。几杯酒下肚勾起伤心的眼泪,黄花几点送走了秋光,独自一人浪迹天涯。
注释
中吕:宫调名。红绣鞋:北曲曲牌名,又名“朱履曲”,入“中吕宫”,亦入“正宫”。首二句对。第四、五句多作五字对句。与南曲不同。晚秋:曲题。
梦断:梦被截断。指从梦中惊醒。陈王:指三国魏文学家曹植。他最后的封地是陈郡(今河南淮阳),谥号“思”,故被称为陈思王、陈王。罗袜:丝袜。
学士琵琶:指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琵琶行》诗,诗中对琵琶女寄予深切的同情,并有感于自己
此曲以“晚秋”作题,描写送别时的伤感。晚秋本身有一种凄凉萧瑟的气氛,更加快衬出伤感离别之痛,反映出作者与洛神失之交臂的无限痛苦。
运用典故闪示意象而不加详述,从而启动读者的经验和联想,是古代文学作品常用的表意手法。文章开头连用陈王罗袜、学士琵琶两个典故,开篇点题。接着又用“泪酒”和“秋花”两个意象,来加强文章的伤情色彩。面对漂泊天涯的处境,只能酒泪齐下,有着无限的哀思。挥手自此去,天涯两地人,加上作品中着意突出深秋的肃杀,收到令人了黯然神伤的效果。
从曲子起首两句的两则典故来看,内容都同异性之间的萍水相逢有关,这种邂逅引出了一段动情的故事,然而其悲剧性正在于情缘的昙花一现。诗人已明知
李致远[元](1261-约1325)字致远。工曲,今仅存还牢末剧一种,散曲散存太平乐府等选本中。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末》。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 21篇诗文
怪石通山骨,幽岩泻玉泉。扪萝深撷翠,烧烛细寻涓。
法雨垂如线,崖花笑欲然。云根浑不动,钟乳渺难骞。
古木千章集,金城百雉连。远冈迎剑戟,活水下郊埏。
六月疑无暑,诸峰别有天。客杯时泛白,僧定欲钩玄。
漏远孤钟应,声幽一鸟传。号林无定鹿,落树有惊蝉。
湘泽遥联楚,关河尽拱燕。我来访神秘,谢屐任轻便。
兴倚三春足,閒偷半日缘。日迟风荏苒,道夹柳连绵。
宓父携春菜,湖苏入绮筵。闾阎还揖让,桃李尽芳妍。
雅况须拚酒,公馀日弄弦。谷神如有待,兴溢谩濡笺。
双崖对立削铁成,上摩天阙与云平。俯视不测烟冥冥,石梁横跨通人行。
堕井窥见天光明,不知日月何方生。怒涧穿石势建瓴,雪瀑飞卷鹭羽轻。
海鳅喷喝潮倒倾,龙公捧檄驱雷霆。阿香推车无暂停,两甄合战铙鼓鸣。
万马蹴踏虏帐惊,铜山碎裂宵匉訇。闻者震掉心怦怦,胡乃以琴为之名。
琴含太古移我情,大弦春温小弦清。九十一声无此声,或者缥缈仙之灵。
爱此幽险飞驭经,华山毛女招媌娙。东阳石室幽不扃,曲罢月落霜峰青。
世上传说惊聋盲,大书深刻不可更。此意是非谁与评,狂吟付与黄猿听。
楚人歌竹枝,吴人歌白苧。寄言黄帽郎,停舟向江渚。
江渚清涟漪,江风吹客衣。三载一朝别,宁无千里思。
子乘道上车,我戴山中笠。它日若相逢,还当下车揖。
雩阳好山水,三江接龙门。愿托双鲤鱼,时时寄平安。
陶人妙合阴阳机,冻壶顷刻回芳菲。盈盈绿房缀冰蕊,玉蝶婀娜穿帷飞。
佳人蓬鬓不下堂,手绣孤凤横匡床。宝刀剪缯试春色,翠袖惨澹颜无光。
乌头可白珠九曲,造物深知怜不足。故应试此一枝春,点缀扶疏惊众目。
君不闻天上瓢,髯龙平陆成波涛。又不闻壁间壶,两曜瞬息如跳珠。
《齐谐》茫昧不可诘,炯目看朱动成碧。张氏之壶如截肪,真火鍊质千年刚。
枯根借润表贞志,慎勿语怪,归荒唐。
李致远[元](1261-约1325)字致远。工曲,今仅存还牢末剧一种,散曲散存太平乐府等选本中。何梦华抄本《太平乐府》注云“江右(今江西)”至元中,客居溧阳(今属江苏)。存小令26首,套数4篇及杂剧《还牢末》。仇远相交甚密。据仇远写给李致远的《和李志远君深秀才》诗中说他“有才未遇政绩损”“亦固穷忘怨尤”“一瓢陋巷誓不出,孤云野鹤心自由”,可以看出他仕途不顺,一生郁郁不得志,但性格孤傲清高。《太和正音谱》列其为曲坛名家,评其曲曰:“如玉匣昆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