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凭阑人·寄征衣

元代姚燧

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想要给你寄御寒的冬衣,又怕你不再回家;不给你寄御寒的冬衣,又怕你过冬挨冻受寒。在寄与不寄之间徘徊不定,真是感到千难又万难。

注释
越调:宫调名,元曲常用的宫调之一。
凭阑人:曲牌名,属越调,小令兼用。全曲二十四字,四句四平韵。
征衣:远行人御寒的衣服。
君:指远行在外的征人。
妾身:古代妇女自谦时的称谓。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30
2、 滕 森.元曲三百首彩图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6:70

创作背景

  中国古代,战争频繁,徭役苛重。无数游子背井离乡,饱尝了分离的痛苦。在这种现实的土壤上,中国古代诗词中就产生了不少怨女思妇的作品。姚燧这首散曲,继承了前人作品中思妇怨女怀念征夫游子的题材,表现了相近的社会背景。   

参考资料:

1、 王星琦.元曲三百首注评.南京:凤凰出版社,2015:30
2、 蒋星煜 等.元曲鉴赏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24-225

赏析

  这首小令在构思上的主要特点,是通过对闺妇在寒冬到来时给远方征人寄军衣的矛盾心理的刻画,表现了思妇的纠结的微妙心理,寄与不寄都渗透了深挚的感情。

  “欲寄君衣君不还”这句写了思妇第一层感情矛盾:征夫远在边塞,久去不归,她迫切地想将亲手缝制的寒衣寄给亲人。“欲寄征衣”,正是她思念、关怀亲人感情的自然流露。但转念一想,远方的征夫得了寒衣如果不想着回家了,就会更增加了分离的痛苦。这又是她十分忧虑的。语意一正一反,一波一折,把思妇对征人思念和关切的心理表现得很细腻。

  “不寄君衣君又寒”这句则以反语倒说:既然寄了征衣,亲人不还,那就“不寄征衣”吧。这似乎可以消除“君不还”的忧虑了,但她旋即想到:自

  
姚燧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 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杂诗平韵 其二十九

宋代章甫

洪炉扇火势炎炎,大造芸芸日夜添。若个点头来石化,阿谁笑口妙花拈。

叹蛇不及之推禄,匪蚓恶能仲子廉。独有幽人清彻底,逢秋冷看水晶帘。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南轩

宋代陈师道

少日书林颇著勋,暮年贪佛替论文。
铜炉瓦枕芒鞋里,此外惟须对此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句 其二

宋代喻陟

费祎丁令亦何之。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豫庵三端诗·龙竹

宋代岳珂

夭矫青池近,腾拿碧汉遥。
微风鸣嶰管,轻雾映鲛绡。
舞翠槐齐秀,蟠青松后凋。
终须还直道,劲节自干霄。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送田将军武荐上司马 其二

明代徐熥

关城三月尚微寒,一曲离歌送所驩。客舍花飞春漠漠,长安天远路漫漫。

舟移楚水晴烟断,马过燕山夕照残。独爱终军最年少,请缨还拟繫楼兰。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闻仁泽病手诗以代问 其二

明代唐桂芳

如君自负经纶手,休戚从来付大观。每恨有时怜契阔,却教无使报平安。

风流莫惜韝鹰俊,强健何惭举鼎难。想得画屏围宴坐,一林新笋落花乾。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旅兴 其十六

明代刘基

久雨得晚霁,豁然如醉醒。幽花衒馀红,远峰出孤青。

独坐无与娱,蜻蛚吟空庭。良辰能几何,逝者忽如倾。

啸歌欲自慰,歌竟还伤情。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望仙门·紫薇枝上露华浓

宋代晏殊

紫微枝上露华浓。起秋风。
筦弦声细出帘栊。象筵中。
仙酒斟云液,山歌转绕梁虹。
此时佳会庆相逢。欢醉且从容。
姚燧

姚燧

姚燧(1238年~1313年),字端甫,号牧庵,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元朝文学家。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