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九 石首局

南北朝沈约

石首局,北墉墐。新堞严,东垒峻。共表里,遥相镇。矢未飞,鼓方振。

竞衔璧,并舆榇。酒池扰,象廊震。同伐谋,兼善陈。辟应和,扫煨烬。

剪庶恶,靡馀胤。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426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与吴质书

魏晋曹丕

  二月三日,丕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复四年。三年不见,《东山》犹叹其远,况乃过之,思何可支!虽书疏往返,未足解其劳结。

  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追思昔游,犹在心目,而此诸子,化为粪壤,可复道哉?

  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立。而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矣。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词义典雅,足传于后,此子为不朽矣。德琏常斐然有述作之意,其才学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间者历览诸子之文,对之抆泪,既痛逝者,行自念也。孔璋章表殊健,微为繁富。公干有逸气,但未遒耳;其五言诗之善者,妙绝时人。元瑜书记翩翩,致足乐也。仲宣独自善于辞赋,惜其体弱,不足起其文,至于所善,古人无以远过。昔伯牙绝弦于钟期,仲尼覆醢于子路,痛知音之难遇,伤门人之莫逮。诸子但为未及古人,自一时之儁也,今之存者,已不逮矣。后生可畏,来者难诬,然恐吾与足下不及见也。

  年行已长大,所怀万端,时有所虑,至通夜不瞑,志意何时复类昔日?已成老翁,但未白头耳。光武言:"年三十余,在兵中十岁,所更非一。"吾德不及之,而年与之齐矣。以犬羊之质,服虎豹之文,无众星之明,假日月之光,动见瞻观,何时易乎?恐永不复得为昔日游也。少壮真当努力,年一过往,何可攀援,古人思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顷何以自娱?颇复有所述造不?东望於邑,裁书叙心。丕白。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留题长平驿

金朝

秦赵均为失霸图,起何残忍括何愚。杀降未见无祸者,累将其能有种乎。

日暮悲风噎丹水,夜深寒月照头颅。快心千载杜邮剑,人所诛耶鬼所诛。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挽蔡久轩

宋代吴势卿

识见先几炳蔡著,艰难国事虑阽危。
龟山如用求得半,君实未亡犹可为。
人渺江涛已如此,公骑箕尾欲何之。
门生老病丹心折,伫立空山有所思。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湖上晚归寄诗友 其三

宋代陈师道

功名违壮志,戒律负前身。刘德长欺客,王融却笑人。

残年增受岁,病眼怯逢春。杖屦知何向,知公未厌频。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萧时中挽诗

明代杨士奇

当日兴贤对大廷,天门金榜冠群英。一经勤苦承家世,千载遭逢荷圣明。

溟海鹍鹏真自致,兰苕翡翠不胜清。可怜万里归埋玉,欲赋招魂惨不成。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赐休始出尚书省

明代欧大任

十载冠簪恋建章,岂能经术老为郎。去从酒母双茅狗,归问仙人五穗羊。

黄发几家犹旧客,白云何处是吾乡。候门稚子欢迎日,千树梅花一草堂。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张二茂才

明代王世贞

度门高枕避京尘,惊见秋风玉树新。最爱谢家池草句,不知君是梦中人。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中秋对月

清代孔丽贞

玉宇无尘万籁幽,卷帘一派暮烟浮。飞飞归燕方辞社,寂寂寒蛩已报秋。

桂蕊迎风香满袖,桐阴绕座月当楼。世情争似清虚好,不染人间半点愁。

沈约

沈约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