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赠凤林院海月师

宋代汪炎昶

早已逃俗类,从今朝始清绝。
皎皎不可侵,如看海□月。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282篇诗文

猜您喜欢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和李汉臣韵四首 其一

元代耶律楚材

梦中身世鬓垂斑,方士从誇药驻颜。性海一波涵万象,威音双箭透重关。

圆融活水非生灭,浩渺虚舟任往还。便好灰心养愚拙,须知大智本闲闲。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微雨催春飞红片片四首 其二

明代郭之奇

冲寒时一望,春色有无中。祇为枝头艳,尤怜地上红。

愁心归片片,烟景欲濛濛。不可高声叹,花知恐恨同。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兵车行

明代赵迪

兵车行,征马鸣,路上行人皆哭声。哭声彻天泪满地,天地自是终无情。

弓箭在身刀在手,父母相随语未了。妻子牵衣在后啼,兄弟束装向前走。

遥遥西上咸阳路,万里苍茫起烟雾。倾身迥逐孤雁飞,乡邻亲戚知何处。

掩泪吞声行负戈,运粮斩木北防河。军中昨夜诏书至,发兵转戍长城地。

野旷天清战血腥,悲笳日暮秋风起。君不闻长城夜哭秦时鬼,瀚海风烟汉家垒。

秦汉争雄几百年,有血当时成海水。武皇重开边,干戈苦未息。

妇人力耕锄,丈夫事行役。千村少烟火,万井惟荆棘。

兵革海内犹未清,州司门外徵求急。君不见长城窟,城下草根缠白骨。

人生莫作长城卒。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观灯行

明代李梦阳

宋家累叶全盛帝,宽大实皆称令主。百姓牛马遍阡陌,太仓米粟忧红腐。

宣和以来遂多事,呜呼烂费如沙土。海石江花涌国门,离宫别殿谁能数。

群臣谀佞秪自讦,天下骚然始怨苦。正月十四十五间,有敕大驾观鳌山。

万金为一灯,万灯为一山。用尽工匠力,不破君王颜。

此时上御宣德门,乐动帘开见至尊。奔星忽经于御榻,明月初上堆金盆。

倾城呼噪声动地,可怜今夜鳌山戏。窈冥幻巧百怪聚,金蛾翠管堪垂泪。

借问幸臣谁,云是李师师。外有蔡京与蔡攸,夹楼锦幄罗公侯,丞相之幄当前头。

奚儿腰带控紫骝,如花少女擎綵毬。但闻楼上唤楼下,黄帕笼盘赐玉羞。

月高鸣鞭至尊起,幄中环佩如流水。争道齐驱辇路窄,寺桥窈窕尘埃白。

火树龙灯又一时,千光万焰天为赤。常言宴安成祸基,从来乐极还生悲。

君看二帝蒙尘日,数月东京荒蒺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独酌

明代王彦泓

旅酒冲愁薄,庭梅寓赏孤。偶来清月伴,惟与博山俱。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江城子·填张春溪西湖竹枝词

清代张惠言

碧云无渡碧天沉,是湖心,是侬心。心底湖头,路断到如今。郎到断桥须有路,侬住处,柳如金。
南高峰上望郎登,郎愁深,妾愁深。郎若愁时,好向北峰寻。相对峰头俱化石,双影在,照清浔。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曹山三绝句 其一

宋代孙觌

露宿风餐两鬓华,故园芜没旧生涯。圣恩若许求帷盖,便向东陵学种瓜。

背诵 赏析 注释 译文

宗伯年嫂招集沧浪亭观女郎演秣陵春

清代朱中楣

越调吴歈可并论,梅村翻入莫愁村。兴亡瞬息成今古,谁吊荒陵过白门。

汪炎昶

汪炎昶(一二六一~一三三八),字懋远,婺源(今属江西)人。幼励志力学,受学于孙嵩,得程朱性理之要。宋亡,与同里江凯隐于婺源山中,名其所居为雪瓷,自号古逸民,学者称古逸先生。元惠宗至元四年卒,年七十八。有《古逸民先生集》二卷。事见本集附录《汪古逸民先生行状》。 汪炎昶诗,以《宛委别藏》本为底本,并新辑集外诗编为一卷。

© 2019 古诗词网 | 诗文 | 名句 | 作者 | 古籍 | 纠错 | 苏ICP备19028247号-5